共克时艰:头部企业引领生猪产能调控!|母猪
来源:市场资讯中阳国际期货官网
(来源:猪兜)中阳国际期货官网
中阳国际期货官网
当前,我国生猪产业正经历一段艰难时期。自2021年产能快速恢复以来,市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,猪肉供应持续增加,而消费需求未能同步增长,导致行业陷入亏损周期。在这一背景下,控制产能、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行业共识。在2025年生猪产业发展大会上,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蔡辉益指出,生猪产能必须得到有效调控,大企业要带头行动,中小企业也需积极跟进,共同应对市场挑战。中阳国际期货官网
一、产能过剩与行业困境中阳国际期货官网
近年来,生猪养殖规模化水平显著提升,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场的生猪出栏比重已超过70%。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疫病防控能力的增强本是行业进步的体现,但产能的快速增长叠加消费低迷,使市场供过于求的矛盾愈发突出。能繁母猪存栏量长期高于正常保有量,进一步加剧了行业“内卷”,导致猪价持续低迷,企业亏损面扩大。数据显示,2024年猪肉产量较2020年增长38.7%,而当前生猪价格已跌至12元/公斤左右,较去年同期下降近30%。这种无序竞争不仅使企业收入下降,还可能因过度降低成本而影响猪肉品质,最终损害消费者信任。中阳国际期货官网
二、政策引导与企业责任中阳国际期货官网
为应对行业困境,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多次召开会议,明确提出以能繁母猪存栏为核心调控指标,计划调减100万头产能,并严禁二次育肥、控制出栏体重等措施。政策强调分类施策,避免“一刀切”,同时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精细化管理实现节本增效。在这一过程中,头部企业被赋予带头责任,需积极响应国家调控政策,主动调整生产计划,而中小企业也应避免逆势扩张,共同维护市场秩序。中阳国际期货官网
三、头部企业的实际行动中阳国际期货官网
多家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已率先行动,通过关停猪场、调减能繁母猪存栏、降低出栏目标等方式落实产能调控。温氏股份总裁黎少松表示,公司已关停全国七个猪场,包括韶关地区及丹霞山风景区周边的养殖基地,并明确禁止向二次育肥客户销售生猪。黎少松认为,产能调控是行业共同责任,长期来看必将见效。中阳国际期货官网
中阳国际期货官网
扬翔股份常务副总裁张从林透露,公司今年出栏目标为565万头,明年将降至530万头。他指出,当前调控虽有一定效果,但完全到位预计需到明年底,持续亏损将促使产能自然下降。中阳国际期货官网
牧原股份作为行业龙头,也已提前完成能繁母猪调减目标。截至9月末,公司能繁母猪存栏降至330.5万头,较峰值减少32万头。同时,牧原将生猪出栏均重控制在120公斤以内,并全面停止向二次育肥客户销售,助力市场稳定。中阳国际期货官网
新希望则表示,公司将维持当前生产规模,能繁母猪存栏稳定在76万头,出栏量保持在1600-1700万头之间,并通过种猪更新和效率提升优化产能结构。中阳国际期货官网
四、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中阳国际期货官网
产能调控并非排斥竞争,而是为了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。蔡辉益强调,企业需通过创新实现节粮减耗、降低疫病损耗,在保障产品品质的前提下提质增效。例如,温氏股份引入华为、美的等技术推进数智化养殖,单头生猪成本降低50元;牧原集团通过种养循环模式实现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,打造绿色养殖体系。这些实践表明,技术赋能与管理优化是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。中阳国际期货官网
此外,联农带农模式也为中小养殖户提供了转型路径。温氏、牧原等企业通过技术输出、栏舍升级等方式支持合作农户,帮助其降低成本、提升效益。2024年,温氏带动合作农户户均年收入超53万元,近十年累计让利于农超960亿元。这种协同发展的模式,不仅增强了行业韧性,也为中小户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空间。中阳国际期货官网
中阳国际期货官网
五、行业前景与共同努力中阳国际期货官网
尽管产能去化仍需时间,但行业对调控效果抱有信心。大北农集团资深副总裁吴文指出,明年生猪行情仍面临压力,但当前是优化种群结构、更换优质品种的良机。待后年市场回暖,企业有望实现更好盈利。中阳国际期货官网
未来,生猪产业需在政府引导、行业合力与从业者创新中稳步前行。通过产能调控、科技赋能和模式创新,行业将逐步走出“内卷”困境,实现供需平衡与可持续发展。正如蔡辉益所言,在各方共同努力下,中国生猪产业必将走上一条更加稳健、高质量的发展道路。中阳国际期货官网
产能调控是当前生猪行业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。头部企业以实际行动作出表率,中小企业也需积极跟进,共同承担行业责任。唯有团结协作、创新求变,才能在周期波动中行稳致远,迎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春天。中阳国际期货官网
